春節已過去3周,下游購銷情況究竟如何,近期走訪了山東地區紗廠,據反映2018年企業進口棉使用的比例明顯增加,考慮到目前市場可選資源尚多,并不著急補庫,原料庫存1-2個月,略低于歷史同期低位。節后紗廠成品庫存去化較好,當前差別化訂單與去年同期并無明顯區別。整體看來,我們認為2018/19年度前5個月消費好于預期,后期需要密切關注國儲棉政策以及中美貿易戰發展。
滑準稅配額使用量超預期
2019年前2個月,內外棉價差處于歷史同期高位,加之滑準稅配額2月底到期,進口增量明顯增加。根據海關數據,2019年1月中國進口皮棉28萬噸,同比增加14.6萬噸,環比增加6萬噸。截至1月,18/19年度中國累計進口皮棉88萬噸,累計同比增加40.24萬噸,考慮到2018年增發的80萬噸滑準稅配額2月底到期,預計18/19年度滑準稅配額使用量超過50萬噸,高于預期。
產業庫存結構對后市中性偏多
1月底國內流通庫存(工業庫存+商業庫存)量570萬噸,預計在1月達到年度最高值,之后減少,若不考慮2019年國儲棉輪出,2019年6月底國內流通庫存預計在300萬噸左右,低于去年同期。
年后下游購銷回暖,產業鏈庫存結構轉好,根據近期我們在山東走訪情況看,紗廠原料庫存1-2個月,成品庫存10天-1個月,整體成品庫存較節前有所下降。目前市場可選資源尚多,紡企不著急補庫,紗線生產成本上移,價格穩中趨漲,織廠繼續去庫存,訂單目前尚可,出口訂單后續持續性還需觀望。產業鏈庫存對后市影響中性偏多,疊加后續國內流通庫存減少,補庫彈性較大。
2018/19年度消費好于預期
以流通庫存自上而下看棉花消費,2018年8月底市場流通庫存570萬噸,同比增加79萬噸,2019年1月底市場流通庫存570萬噸,同比增加115萬噸,2019年1月底較2018/19年度期初市場流通庫存同比增量擴大35萬噸,排除2017年9月、2018年9月國儲分別成交56萬噸和39萬噸所帶來的同比庫存減量和新棉上市增量,測算截至1月底2018/19年度累計消費同比減少1萬噸,好于預期。
總體看來,美國貿易談判代表確認中國采購農產品的清單上包括棉花,這部分進口究竟以增發滑準稅配額還是國儲輪入的方式進入中國市場,影響有所區別,需要密切關注。下游消費好于預期,產業庫存結構對后市中性利多,但目前棉價上方15500元/噸,16000元/噸面臨套保壓力,預計內外棉價差收縮,鄭棉短期震蕩偏強運行,15200元/噸支撐較強。 |